首页 > 产品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张信哲欧宝    发布时间:2025-11-23 19:54:02

  随着“垃圾围城”问题得以解决,灵山县城乡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图为风光旖旎的佛子镇灵东水库。(灵山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秋冬之交,记者来到钦州市灵山县灵城镇峰子岭一带,只见群岭苍茫,林木葱茏。山坳间,灵山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如同一头“环卫猛兽”,正不断大量“吞”入从全县各乡镇转过来的居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将垃圾焚烧后生产出的绿电输送到电网,点亮周遭居民的万家灯火;而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经无害化处理后就近填埋到电厂一旁的飞灰填埋专区中……

  从昔日被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垃圾围城”,到如今实现了全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飞灰无害化处理的无缝衔接,这份山坳间的“生态答卷”,正努力解答一个关于“两山”转化的民生问题。

  “以前,这里是一个垃圾填埋场,经常散发出恶臭,我每次路过这里都要快步离开;这两年经过整改后,过去填埋的垃圾也重新被挖出来焚烧发电,现在基本上闻不到臭味了。”近日,灵山县三海镇那银村村民农业涛站在飞灰填埋区外面的水泥路上,向记者追忆着过去生活垃圾因长期得不到科学有效处置,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困扰。

  2023年5月,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指出,灵山县有15个乡镇的垃圾就地处置量超过50%,露天焚烧现象屡见不鲜,浓烟滚滚、污水横流等二次污染情况普遍;非流动人口约121.81万人,年生活垃圾总产生量约37万吨,但生活垃圾收运率低,无害化处置能力大打折扣;飞灰填埋场建设滞后,环境风险隐患突出……这样一些问题,像重锤敲在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干部职员的心上。

  据了解,早在2021年10月,灵山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便已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但是,2021年该县尚未建设有专门处理飞灰的库区,不具备处理飞灰的能力。2022至2023年3月期间,这座发电厂焚烧垃圾所产生的飞灰主要转运至钦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受钦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容量限制,且从灵山县转运至钦州市运输距离远、运输时间长,运输途中可能有渗漏、遗撒的现象,易产生二次污染,存在比较大的环境风险隐患。从2023年3月起,钦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再接收灵山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后者焚烧垃圾所产生的飞灰经螯合固化后,只能暂存在其库容为2000吨的飞灰暂存间内。

  “焚烧垃圾过程中产生的飞灰中含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若处置不当,将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能够造成污染,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钦州市灵山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黄荣坦言。

  一边是多数乡镇依然普遍存在露天焚烧垃圾现象,污染问题突出;另一边是生活垃圾收运率低,飞灰填埋场建设滞后,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因此,快速推进灵山县垃圾填埋场飞灰填埋专区建设,成了破解当地“垃圾围城”问题那把关键“钥匙”。

  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支持下,2023年5月以来,相关方面先后投资2485.71万元,在今年9月终于建成总库容量达17.5万立方米的灵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飞灰填埋专区,据测算能满足灵山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飞灰固化物填埋约16年。

  “这个项目最突出的亮点在于通过一系列高标准防渗、雨污分流技术,把污染通道彻底切断,杜绝渗滤液的产生,从而减小地下水被污染的风险,让旁边的环境安全水平直接提升一个数量级,为守护群众生活环境与区域生态安全筑起坚固屏障。”灵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苏江勇介绍。

  灵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飞灰填埋专区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目前共接收10批飞灰进场填埋处理,已填埋稳定固化飞灰约18097吨,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建设滞后问题的整改。

  随着灵山县垃圾填埋场飞灰填埋专区的投入使用,既解决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消纳难题,也保障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正常运作,进一步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我们厂过去是‘吃不饱’,现在是‘吃饱吃好消化好’!”灵山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副经理何文打趣说。

  前几年,实际进到该电厂的灵山县垃圾每天平均仅有473吨,占垃圾产生量的比例不足50%,导致电厂生产线经常低负荷运行,这不仅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也不利于灵山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的可持续性发展。现在,该电厂每天焚烧垃圾量达到1200吨,发出50万度电,可满足5万户居民一天的日常用电需求。

  采访结束时,记者发现,青山麓下填埋场覆盖的防渗布泛着微光,远处的垃圾运输车正驶向暮色——那不是污染的源头,而是这座城镇向绿色未来进发的车轮。(余锋 韦善康 李红梅)

上一篇:中航工业南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采购招标公告

下一篇:我国天楹获得一种飞灰固化螯合剂全主动制备操控环绕体系专利进步主动化水平下降人力本钱